信樂,比想像中遠。
換過一輛又一輛的列車,漸漸遠離市區,往山的方向去。抵達信樂時,車站寥寥幾人,迎接我們的是戴著斗笠的開運福貍。
計程車蜿蜿蜒蜒駛向北方,在一處微微高起的丘陵地,我們終於到了大谷哲也的工作室,也是大谷一家生活的所在。
小丘陵的右手邊,是太太大谷桃子的父母家;左手邊,會先看到大谷夫婦的工作室、展示間,然後是住所。

遠離塵囂,被森林環抱,完全融入周遭環境的木製房舍,大面積的餐廚空間,還有那留有使用痕跡的生活道具… 築構起不可思議的美麗畫面,偶而在日本雜誌上可以瞥見,我想,大谷先生一家,無論在居住環境或是生活型態,代表的正式現代人嚮往的生活烏托邦。

畢業於京都工藝纖維大學的大谷先生,原本的理想,是成為汽車設計師,不過遇到泡沫經濟的慘淡環境,大裁員比比皆是,遲遲無法無法進入理想的公司,轉而到澳洲打工度假了一段時間。
回國後,因緣際會之下,信樂的窯業試驗場邀請大谷先生來教授設計。於是才來到信樂。

當初抱著做個三年就轉去建築業,希望未來可以開立自己的事務所的想法,卻在信樂遇到了改變一生的桃子小姐;加上實際接觸居住於信樂的居民,被大家知足常樂的價值觀所感動,身處日本陶藝產地,大谷先生也燃起試試看創作的心情。
「如同漁師、農夫靠自身力量捕獲魚貨、耕種稻田,慢慢嚮往起這樣的生活。」

凡事起頭難,以教授設計為業的大谷先生,對於創作可說是一竅不通。
「當初跟自己約定,每天工作前,都要練習三小時。通常是早上四點練習到七點。」這樣的苦修生活,他牙一咬一過就是七年。

不過,越靠近創作,卻越是了解,這,不是自己心之所向。於是,大谷先生嘗試以轆轤拉胚。第一件作品,是碗。
「單獨的作品感覺不到力,於是我著手製作馬克杯、平盤等,偏向洋食器系列…」
再回頭審視自己的生活,洋食器、和食器似乎同等重要;於是大谷先生決定朝不分洋、和,適合每一個人、每一戶家庭、甚至是每一國家的中性器皿。

在展示間準備了茶與點心,道具都是大谷先生的作品。

設計出身的大谷先生與我們分享了他的創作藍圖。從一只器皿,延伸到一系列,創作之於大谷先生,不只是天馬行空的隨心所欲,以產品設計概念帶入,融入藝術家的美感與技巧,可謂是結合理性與感性的篇章。

理科出身的關係,釉藥研究也是大谷先生的專長。以瓷土創作,卻沒有瓷器帶給人亮晶晶的刻板印象,反倒呈現出低調、樸實的白色。如果有機會親手觸摸,一定馬上就可以體會何謂「溫柔的手感。」
不張揚,靜靜的存在廚具櫃上。瓷土素材在使用上非常方便,減輕了一般人對於陶器需要照顧的沈重感與考量。白色的高包容性,輕易襯托各種顏色的食材。

看起來簡單的低色度白,卻是大谷先生長時間不斷研究下才有的成果。「讓釉藥慢慢、慢慢的冷卻,簡單來說是利用結晶變大的原理,降低釉藥的光澤度。」


平均每兩個月就有一檔展覽,忙碌程度可想而知。不論多麽忙,大谷夫婦始終抽空參加器皿市集,像是每年五月位於松本的工藝五月市集等。

「想直接與使用器皿的客人對話,另一方面我住在深山裡(笑)平常很少與創作的朋友們見面、交流彼此的作品,而市集可以把大家串連一起,接受各方面的刺激…當然也是會遇到藝廊店主來詢問作品交期的壓力啦」外表沈穩的大谷先生,其實很幽默,採訪過程十分有趣。

看大谷先生拉胚,像小提琴演奏家,弓就定位,就全然陶醉在自己的世界中。外界一片無聲,只有轆轤轟轟轟的聲響,瓷土在他的手裡,舞著華爾滋。

面對眾多展覽邀約、餐廳訂單,卻始終堅持自己創作,只有在出貨、包裝時會請家人、朋友來幫忙。
「接到來自巴黎的餐廳訂單時,內心很喜悅,畢竟年輕時也想從事料理相關工作(笑)現在,這些料理人用著我做的器皿,間接地完成了我的夢。」在東京、關西等地的知名法式、義大利、西班牙料理餐廳,都有機會發現先生作品的蹤跡喔!

喜歡料理的大谷夫婦,以廚房為中心打造了居家空間,面對一片綠意的流理台,讓每天的料理時光更顯愉悅。身為作家,大谷家的食器櫃,堪稱夢幻等級!除了自己的作品,還有許多作家好友的器皿也一併收藏。

在陶藝試驗所所待了12年後獨立,當時已然是知名陶藝家的桃子小姐,做了大谷先生最大的後盾。沒有緊迫性的經濟壓力,又有太太的鼓勵,才能夠毅然決然地朝理想中的陶藝家生活邁進,大谷先生覺得自己非常幸運。

現在每日仍保持五點起床、做伸展操, 六點前要送女兒上學,回到家忙裡偷閒吃個早餐、再送另一位女兒上學(大谷先生有三位女兒),九點前通常做事務性的工作…親自做午餐…
下午一點到八點認真創作,一直忙到晚上八點半與全家人用餐,享受天倫之樂…聽大谷先生分享著一日行程,豐富的生活其實建築在單純之上。

家人、陶藝、料理與照顧花草,還有愛犬,大谷先生擁有自己的生活節奏,一步一步地踏著生活軌跡,正如作品一般,堅定卻溫柔、平靜卻有豐盈。
採訪編輯:黛安娜
➤ 看更多 作家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