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熱鬧的六本木車站與麻布十番車站中間,沿著大條馬路走,在鳥居坂下交叉路口轉進巷內,殘留些許紛鬧餘韻,再經過幾家有時髦的餐廳與甜點店後,彎進更小的巷弄,僅是短短幾分鐘的路程,先前的喧嘩全都安靜了下來。
東京市區的住宅區,一幢白色的公寓,在綠意蔓延的灰泥色牆上,極簡白色的招牌寫著:「antiques」。一個不留意,您就會錯過日本當代設計大師猿山修的工作室與藝廊guillemets layout studio + saruyama(註)。
–
*註:位於麻布十番的藝廊「saruyama」已於2019年閉店。設計事務所機能guillemets layout studio 則移轉至台東區。
藝廊saruyama在這個地點已經17個年頭,遷址以前在東京他處開了六年,加總起來,已經開業23年。
店主猿山修,學生時代雖專攻法律,卻已經一邊念書一邊從事設計的工作,毅然決定休學後,以23歲極為年輕之姿創立了個人設計工作室。成立之際以平面設計為主,第一個接到的案子卻是服飾(猿山先生在成立工作室之前曾在服飾公司就職)。
他坦言,初期接觸到許多案件、工作內容並不是自己可以選擇的,為了維持生活,甚至也承接過沒有掛名的案例。領域廣泛,像是店家空間壁畫、舞台燈光設計等,猿山先生都默默地散發出強烈個人特色,進而成為獨有的標記。
一開始,設計的事務所是以古董為主的店面。通過時代的變遷考驗,被留存下來的堪稱經典,才有資格被當作古董,猿山先生心嚮於永恆經典之美,於是開始收集古董。
以亞洲國家為主,日本、中國、韓國、印尼、菲律賓、遠至歐洲等地,猿山先生均有涉略。因此,以古董作為藝廊雛形,裡頭的陳列,也全是為了古董而做的產品,為了展示古董的器皿、展示台、垂釣用具等。
直到遷至現在的位址,才開始展示了一些器皿。「並不是有了定特企劃,才開始展示器皿,而是一邊工作,一邊延伸所需要的物品,像是燈。」隨著猿山先生手指之處,是日本玻璃品牌Fresco 辻野 剛先生創作的燈具。
「因為空間使用了辻野先生創作的燈具,就希望來店的客人可以更認識這位作家,於是又挑選了一些他創作的作品……在我所熟識作家當中,當有令我感興趣的新作發表時,即會延攬該作家之前的作品,一起呈現在空間裡。
現在的藝廊saruyama空間十分迷你,方正的規格,井然有序的陳列,靠近天井處半開著的斜窗,卻讓人在空間內欣賞展品時,也不感到擁擠。猿山先生就是在這裡,一邊處理著設計工作,一邊顧店、親自接待客人。
談起器皿,不由得談到猿山先生與眾多日本知名器皿品牌、作家合作的豐富經歷。首次與器皿合作,是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猿山先生23歲之時。受到一家義大利餐廳總部的委託,製作主餐用盤。由於原本的LOGO與空間裝潢是由猿山先生擔當,於是在不增加過多預算的考量下,希望能以LOGO轉印至現有的盤皿上如此簡單的方式進行。
為了尋找自己鍾意的盤形,猿山先生走訪日本各地、拜訪了許多製陶工場,詢問有沒有屬於過去年代的、較為復古的公用版型…案子做了幾回後,逐漸與製陶工場的老闆、職人們認識、熟悉,後來甚至願意為猿山先生在公版上稍微修改,也因此,猿山先生慢慢地進入了產品設計的領域。
我好奇從一開始的平面過渡到立體,猿山先生在設計概念有否改變過?
他認真想了想:「任何設計案,一定會收到客戶要求的主視覺、關於物件的資訊、客戶需要/嚮往的風格、業主的要求等訊息;在這之後, 就是我的設計。以設計CD封面來舉例,除了選擇字體樣式、字體大小等,我會竭盡可能減少放上去的資訊,將資訊量降至最低,僅留住『最必要的部分』。」
猿山先生表示當然也有被業主抱怨「誒誒你捨棄太多了,麻煩加一些上去吧」這樣的情況發生,不過他並非刻意為之,而是在不知不覺中自己的喜好,透過設計反倒如實的表達出來~
延伸到生活層面,對猿山先生來說,生活中最需要的元素則是定義成「不造成自己壓力程度、所需的最低限度的物品」聽起來有些玄妙,我請他更近一步分享:
「所謂最低限度的物品,包括了穿著、食物、需要調理食物用的道具…當然硬要說,有些人會說那冰箱也可以不要啊,不過這樣就太矯枉過正了」沒有了冰箱,擔心食物腐壞,所造成的心理壓力,是猿山先生所要避免的。
「若是在家中為了要展示自己的設計,特地置放了陳列架等這樣的情況就不會發生。」現在居住於西式公寓的猿山先生,家具部分僅有每天會使用到的床與桌椅。以前住在日式建築裡,那時候尚有一個食器櫃,沒有桌椅,桌子是以大木板替代的呢!
從不諱言地表示「留白」是個人的喜好,猿山先生在生活上可以主導,不過在工作上,也會遇到無法實現的時候。像是遇到了為了「用」而存在的產品、道具。
「如果有一塊木板在眼前,我們要將之當作托盤來使用,即會考量到拿取方便,可能得加上把手或是增加角度、斜邊,或是挑選材質等,以「功能取向」進行判斷。」當然如果僅是為了賞心悅目,保留它原有的樣貌可能是比較好的選擇。
但當產品建築在「用」之上,猿山先生就會與該領域的職人、匠師進行研討,請教他們技術上的專業意見;一方便符合顧客的要求,結合兩者後,做出最佳產品。
「不過」猿山先生話鋒一轉,「若僅是依照功能將之組合成一個商品,就不是有機式的,甚至可能是無趣的,沒有辦法為人帶來愉悅的!」
於是接下來,猿山先生會加上一些元素,並非只用於裝飾性,而是多用途的功能展現。「譬如僅加上一種元素,卻同時兼具「更加好用」、「更加美觀」等三種以上的附加加值,對我來說,就擺脫了多餘,可以稱為最低限度的設計。」
著名的日本器皿品牌東屋,正是最佳案例。
與東屋合作有關急須的設計,一開始猿山先生僅改善現有壺蓋跟把手不順手的情況,而壺體與壺嘴則是既有的模型;直到10年之後,品牌端認為是時候針對壺身嘗試改變了,於是猿山先生才加入了自己的想法,創造出這一只經典款急須。
後來,猿山先生再度與東屋合作了日本洋食器系列。
「日本的洋食的確是很一種特別的料理種類,不過起初在發想洋食器概念時,並非僅有聚焦於洋食,而是『除了傳統日本料理之外,其他全部的料理都可以使用』這樣的主軸,並輔以『對日本人來說怎麼樣稱得上好用呢』進行全面性的思考。」
在歐美,像是用法式餐點時,可能是一只盤皿從頭用到尾,或是一道一道上菜更替,基本上維持桌上僅有一只盤皿的情景。不過生處日本,猿山先生深知用餐習慣與歐美截然不同:「一般日本家庭平日的餐點有可能是米飯、味增湯、漬物、小菜等的組合,同時有好多器皿在同一個餐桌上,就必須要考量到每個盤皿的大小,必須控制在某個大小之內;
更遑論日本還有使用筷子的習慣,若是與西方餐具(主餐匙等)擺在一起使用,會覺得主餐匙顯得過大!有點礙事(笑),所以必須縮小尺寸。當然也會同步想像,這樣的設計出現在日本的餐桌上,會不會有違和感?」
除了思考自身環境所需,另一方面也可以去讓原國家的設計者思考,本來的尺寸是最適宜的嗎?還是經過調整過後的尺寸才是最方便的呢?
談到首次在台灣的展覽,猿山先生挺直了身,告訴我們這次展覽是搜羅了20年間從事設計工作以來的結晶!
「一直以來,我們在做的是,大部分是屬於原本大家已經熟悉的品項,經過稍加改造細節之處,彷彿擁有了新生命一般的變得更加好用、美麗。因此,並不會刻意針對所謂的台灣市場進行選品,而是與在日本的展覽相似,包括設計的概念、產品,或是在日本受到歡迎的系列,以及喝中國茶、日本茶所需要道具等,希望有機會較完整地呈現在大家眼前。此外,也會展示相同作品,不過是由不同職人、不同窯元的手製作出來的,希望能夠藉此讓台灣朋友欣賞日本創作上的多樣性。」
採訪尾端,我提出了「如果還有餘力,能夠再開一家店的話,猿山先生想做什麼呢?」這樣任性的提問。
猿山先生笑著說,這純粹是空想啦,不過如果能有一個空間,可以讓大家實際上使用到我所設計、挑選的道具,或許只是小小的空間也很棒。
採訪結束後,我指著掛在牆上的樂器,猿山先生笑笑的說那是「Gamba」是提琴的前身,多半被稱作為古提琴「牆上這只是以前某位日本作家所製作,後來發生意外撞壞解體,前任擁有者想盡辦法修復仍然失敗,於是賣給了我。」
從小受到哥哥的影響,開始嘗試音樂創作的猿山先生,曾為了舞台劇創作音樂,也做過電影配樂。後來受到電影配樂工作的啟發,以同樣概念、形式,製作了一張CD!如此多才多藝,沒有辦法被定義領域的設計師,應該只有猿山先生一人了。
採訪編輯:黛安娜
➤ 看更多 作家專訪
2018 猿山修工作展I
–
參展合作品牌及作家:
井山三希子、濱中史朗(大屋窯)、東屋、辻野剛(fresco)、Guthrie’s House Antiques、田三金屬、竹俣勇壱、長井製作所、服部新佐、野口彰、吉村庸、長谷川二郎、水谷正美、井上周子、內田輝、衫木場、安西淳、加藤由香子
時間:01/13(六)~02/04(日)12:00~20:00
地點:小器藝廊(+g)地點:台北市赤峰街17巷4號
電話:02-25599260
展覽現場:https://goo.gl/bd4pX8
2019 猿山修工作展II
–
參展合作作家及品牌:
Guillemets Layout Studio(磁器、金工、CD)
ryo(餐具)
服部植物研究所(卡片)
NAHOKO PRESS(書籍)
東屋(陶磁器、木工、金工、紙品、玻璃)
TIME & STYLE(磁器、玻璃)
竹俣勇壱(金工)
濱中史朗(陶磁器)
天雲(漆)
安西淳(漆)
加藤由香子(蒔繪)
–
時間:09.07 (六) – 09.22 (日) 12:00 – 20:00
地點:小器藝廊(+g )台北市大同區赤峰街17巷4號
電話:02 – 2559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