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於吉祥寺某棟建物的二樓,『Roundabout』默默的開幕了,裡頭陳列的是來自世界各地的經典款生活用品,有廚房道具、沐浴用品、文房具、也有不退流行的白色T恤…
迄今將近20年的時間,『Roundabout』如同英文名稱「環形的環狀的交叉點」一般,促成各式各樣背景的人來到這邊交流,成為日本選品店的代名詞。而背後最重要的推手,更是日本選品屆無人不曉的教主—小林和人。
著有《永恆如新的日常設計》,小林和人先生從不吝嗇分享他走訪世界,發現好用、實用的生活用品,一字一字娓娓道出它們身後的故事。「日常」是小林先生的出發,2006年成立的第二間店『OUTBOUND』則述說著小林先生「連接日常的非日常」觀點。
在日常的生活裡,加入些許感性層面,可能有些偏向藝術性、哲學趣味,卻能讓生活顯得更豐富、更有餘裕,兩種詮釋生活的視角,是小林先生從事選品20年以來不變的初衷。
這次應小器藝廊之邀,小林先生特地來台將與我們分享美感裝飾,一起探討何謂「生活的陳列」,並在生活中營造出屬於自己的舒適自在感,想要了解陳列的秘密與魅力嗎?透過對談,就讓我們一同閱讀小林先生施展的陳列魔法!
黛:Roundabout開店至今19年了,請小林先生回想一下,現在的店鋪發展跟當初想像的一樣嗎? 可否談談改變
小林:剛開店尚屬20歲出頭的我,選的是當初「大人們」可以了解的商品。現在的我可以很有自信,選的是不管哪一個年齡層都會欣賞的物件。當初選了許多無分被歸類的商品,讓客人搞不清楚這些物件的功用,類似自己尋找商品的意義這一部分,也是一種趣味。
隨著時間過去,現在應該算是比較整合了吧、店鋪的定位的確是越來越清晰。剛起步時,大家都是不拿手的;當你越來越熟練,品質勢必會提升,不過可能會不經意的漸漸消逝。有點像是以音樂人來說,第一張專輯應該是投注了極大熱情、充滿了最想表達的意念吧….當然我至今還是懷抱著無比的熱情,不過若要回頭看過往,這樣複雜的心情也是有的。
黛:「挑選自己喜歡的物件」與「選品」不一樣嗎?or「挑選自己喜歡的物件」可以算是選品嗎?
小林:我認為根本上就是不一樣的。選品包含了「編輯」的概念。若只是挑選自己喜歡的物件,等同是什麼都可以了,範圍太大。從喜歡的物件裡,再進行挑選,適合Roundabout與OUTBOUND的商品。
黛:睽違五年來台灣辦展覽,這次的概念是?
小林:日文展名是「日々の具え、日々の設え」具え是select的意思、設え則可全是為陳列。
將想要推薦給大家日常使用的商品收集起來,再為大家陳列出來。
這次參展的商品都是我自己非常想使用的物件,像是一柳京子的碗、柏木千繪等的作品…這麼說來好像絕大部分我實際上也都正在用(笑)
不過像最近入手的羅馬尼亞的籃子,因為自己拿著好像有點太過可愛了,所以目前尚未使用…羅馬尼亞的籃子是以當地傳統素材與製作方法所生產,我也可以想像在日本生活時使用的畫面,價格也十分合理,因此選了它。像女性朋友可以拿著較高的那一款在路上行走、或是較寬的那一款,能夠放在後車廂,帶去野餐用等等畫面。
平井:的確,也很適合拿來插花時使用。
黛:提到插花,想請教平井老師最常買回家的花或植物類型?原因為何?
平井:我會把工作時剩餘的花材帶回家。平時去市場逛逛,看到當季的花也會忍不住立刻買下。
黛:平井老師在家裝盛的花器有特定的嗎?
平井:其實我常常聽到「我們家沒有花器,所以沒有辦法插花誒…」其實這是很可惜的。善用家裡本來就有的器皿或道具,就可以插出很漂亮的花唷。在現有道具上找出它的新用法是很有趣的喔。不然僅僅為了一個用途而去購買新商品,家裡總有一天會放不下,春天的花通常比較嬌小一點,就很適合用食器、咖啡歐蕾杯或沙拉碗。
黛:這一、兩年,台灣興起了花藝潮!對於初次接觸花、植物的朋友,平井老師有什麼建議呢?
平井:「了解對方」是最重要的。譬如是什麼樣的季節,什麼樣的花最美?從家裡走到車站這段路上或是通勤時,可以觀察現正開了什麼花呢?若正值繡球花盛開之際,就可以選擇繡球花,解決不知道該如何挑花的困擾。
黛:男性朋友好像比較傾向於植物?小林先生家有種植物嗎?
小林:樹枝類的植物比較多一點,南半球的植物非常有趣啊。像是澳洲的BANKSIA(中譯為班克木、海岸班克)。
平井:BANKSIA的種子藏在很硬的殼裡,通常只有火燒山時才會有機會開花… 如果是乾燥花的話,與雜貨類擺放一起也很出色。日本最近很流行綠色繡球花的乾燥花。
小林:啊… 那對我來說是一種標本的感覺。
黛:現在要談談這次的主題「陳列」!想請教兩位陳列的靈感來源?
小林:一直以來看過的風景。
平井:真是太酷的回答了。
小林:所有映照在我眼裡的,都是靈感。
平井:通常在一個特定主題、企劃下去發揮,是我工作的特質。實際親自到市場後、從眼前所有花材中,慢慢的揀選、組合…藝術家在空白畫布中構圖、從零到有;我的角色比較貼近stylist(造型設計師)而非藝術家,像是小林先生口中的編輯,從現有的素材進行編輯的動作。
黛:請兩位聊聊如何學習陳列?
小林:這真是非常好的問題。其實答案就是反覆練習。許多人會認為陳列都是依靠靈感、或是那個人真有sense啊。其實靈感與天份只佔了10%,其他90%都是靠不斷練習而習得的。
黛:小林先生目前都還是自己負責兩家店的陳列嗎?
小林:最近Roundabout的陳列,盡量放手讓同事負責,若有可以更好的呈現方式,我會試著跟同事溝通;OUTBOUND因為每個月換展,目前還是由我擔任。
黛:原來是這樣啊!那請問平井小姐,花在陳列上扮演著什麼角色呢?
平井:物品是無機質、植物則是有機、有生命的,在無機的世界加入植物,讓兩者相互輝映。花與植物的枝葉、枝條表達空氣的流動感,也可以呈現空間的深度。讓陳列更活潑。不過也得注意植物的角色是調和,不能過份突出或強調。
小林:器皿雖然會變舊、不過不打破的話,器皿的生命是沒有結束的一天的。
花卻不同、總有結束的一天。在沒有生命週期的物品之間,放入隨著時間慢慢逝去的花,會帶給觀賞者心的悸動吧,我是這麼認為。這也是這次邀請平井小姐一起參與展覽的原因。
平井:我非常能理解小林先生的心情,常被問到:「該如何讓花的生命延長呢?」我通常都會這樣回覆:就是因為花的生命會結束,才是花存在真正的意義與優點。人也是一樣的,每天心情都在轉變,低落時、需要能讓心情緩和的植物陪伴,或是帶有微微香氣的花… 不可能永遠看著同一幅景色。
黛:好有詩意啊… 想請陳列經驗豐富的兩位來分享一下,有沒有自己覺得非常滿意的陳列經驗?
小林:有的(笑)三十歲的集大成之作。在岡山縣牛窗的一戶日本家屋、亦是藝廊「カフェドグラス」策劃的一檔展覽「機能與作用展」,無論是展覽規模、空間以及選品的質,我自認使出了渾身解術,整整三天沒有闔眼,呈現的結果都讓我相當滿意啊…
平井:每次都覺得可以表現得更好。自然界裡的花,是最迷人的,以自己的力量,或許永遠也抵達不了那樣的境界,不過期許可以越來越接近。印象中很具挑戰性、也非常樂在其中的是去年婦人畫報的菊花特集。
每每婦人畫報的花藝特集都邀請日本花藝界的大前輩、大師等參與,非常榮幸能夠有這次的合作機會。菊花盛開的季節是10月中左右,不過去年的特集是安排就九月,因此可是提前了一年做製作與拍攝。搭配的道具是來自法國的古董,非常美麗。
黛:對於陳列是否有特別的技巧?
小林:有四點:屬性(脈絡)、對比、間隔(日文:間ま)、流動感(流れ、flow)。
我面對的物件很多,大致有分器具類、非器具類。或是餐桌用的、接近地面用的。若在陳列時,把餐桌用的杯子,跟腳上穿的襪子擺放在一起,就太奇怪了。以這次展示來說,依照使用方式或是創作屬性,以機器製作的商品為中心、越往裡頭走,越是聚集手工製作的作品等,製造舒服的感受。
對比,則是用不同的素材讓彼此相互發揮地淋漓盡致。舉這次佈展時發生的例子,我在大木櫃陳列柏木千繪等的作品時,木櫃的顏色與表情,總覺得哪裡不對勁、無法突顯作品;後來鋪上非洲泥布了,果真非洲泥布的粗糙感,恰好地襯托了柏木千繪充滿光澤的作品。
又或是石川昌浩的玻璃作品,原本只需要放一個地方即可,為何又刻意地放在深色的木櫃裡呢?也是對比的意義。與視線相同的高度,容易看出形體的美;黑色的背景、藉由色彩的對比,可以透出玻璃這樣素材特有的美。
間隔,用同樣的間隔,創造出節奏感是一種方式;余白,也就是適當的留白,展場木櫃的中間,刻意留下白色,這是另一種活用「間隔」的策略。
流動感,則是意識到體整物件的質感與色調,進而進行陳列。向上方這張圖片,以玻璃、不鏽鋼製品交互擺置,造成Z字形流線;或像是往後退一步看展示,會看出哪裡的重心不平均,就再將物件的位置微調,找出最舒服的配置。
又或是布品,這次展覽主桌上,利用了的布,形成一條河流的感覺,垂墜到桌邊,帶來微微的動感等。在我的陳列中,布是非常重要的。必須去思考如何有效地傳遞出「對比」以及「流動感」這兩種要素。
平井:與其插出很美的花,我更重視創作出出人意料的作品。讓人印象深刻會停下腳步的作品。像是在很大的缽裡,只插上一輪花;有很有趣的果實表現等,像這次展場用了番石榴的枝條,上端還有番石榴籽呢。
黛:當面臨一個新的環境,會如何開始著手、構思「陳列」?
小林:我會先從展示櫃下手,觀察整體空間,看如何配置展示櫃,哪一個角落放哪一個展示櫃呢?一邊想像一邊執行這樣。
平井:因為花藝都是最後進場的,我會先觀察整體空間,再思考如何調和整體氛圍。
黛:最後想請教何謂生活的陳列?
小林:其實人在無意識之間都在做陳列的動作。生活的陳列,只是喚醒你有意識地去陳列、再去思考何謂「陳列」。此次展覽大致可以分為「storage收納」的陳列、「still life靜物」的陳列。展覽主視覺的DM則是屬於後者。
唯有一件事是絕對不會改變的,Roundabout的概念—環狀的交叉點,讓各式各樣背景的人民來到這邊交流,這是我的初衷。— 小林和人
採訪編輯:黛安娜
>> 前往 小林和人選品 專頁
➤ 看更多 作家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