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屋漆器-可機洗 丼飯碗 大/紅
有時候,只需要一件物品,就能讓日常慢慢有了美好的形狀。
也許是一只碗、一只杯、一只小盤,他們不說話,卻靜靜地陪伴在我們的生活裡。每一次使用、每一次清洗,都是與自己生活溫柔對話的片刻。
如果要為「美好生活」找到一個開始的方式,也許可以從挑選一件會陪自己很久的器物開始。不是為了收藏,而是為了使用——每天都能拿出來,每天都會用上,每次拿起都感覺安定的器物,也每天都更加的喜歡。他不需要太多說明,卻會自然地融入我們的生活,同時在日常裡變得越來越重要。
這次小器生活精選了五件適合做為「第一件長久器物」。材質各異,風格不同,但都有一個共通點:他們都能靜靜地陪著,成為生活裡的日常美好風景。
–
◉ 松屋漆器|將高雅漆器與我們日常拉近距離
曾想過希望有件高雅的漆器陪伴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將漆器工藝之美融入生活,但似乎是個太美好的奢侈想像……不過松屋漆器運用現代技術,將之間的距離縮短,原以為的奢華之美,卻能簡單且長久的陪伴著我們。

這就是松屋漆器 – 可機洗系列的漆碗,能成為第一件美好器物的選擇!不僅保留典雅的漆器工藝氛圍,同時符合現代使用洗碗機的日常生活,讓工藝不再只是小心翼翼,而是想與他們一起過美好生活的選擇。

延伸閱讀 ➤【器物的那些大小事】松屋漆器-可機洗的漆器碗
◉ 小山乃文彥 粉引器物|靜靜過日子,是走向美好生活的一種方式
粉引的白,不是潔白無瑕的那種白,而是帶著灰霧與細紋的白,像霧裡的光,柔和卻深刻。這種技法來自日本傳統陶藝,以白泥覆土,再上釉燒成,成就出細膩而富有呼吸感的器物表情。
小山乃文彥先生以粉引為核心創作,器物線條簡練,沒有刻意修飾,卻在手感中藏著溫度。他曾引用哲學家吉田健一的話:「唯一真正可以反抗戰爭的方式,就是每個人把生活過得美好,並執著於這件事。」
這樣的理念,不張揚,卻始終如一。

如果想尋找一件能陪伴很久的器物,這樣的作品會是安靜而穩定的起點。他不需要被特別對待,卻會在每一次使用中,慢慢累積出屬於自己的生活痕跡。也許,這正是美好生活的開始。

延伸閱讀 ➤
|【器物的那些大小事】探求淨白時代背景下,造就更貼人心的「粉引白」之美
|【作家專訪】以陶藝刻畫生命軌跡 拜訪作家 小山乃文彦
◉ 松德硝子|輕盈透亮的杯體成為美好品飲的第一步
美好行動的第一步,或許從品飲器物開始入手也是較簡單的選擇,尤其玻璃杯的透亮更能直接的將飲品的色、香、味同時的在飲用過程中展現。

當陽光穿過玻璃杯的那一刻,連喝水這件事也變得有了儀式感。由職人高超吹製技術的玻璃杯,顛覆厚實杯體的飲用體驗,儘管是日常的品飲,也能有多重層次的美好感受。不論是清晨的一杯水,或夜裡的果茶,松德硝子玻璃杯都能安靜地陪著,讓生活裡的空白處也有光。

◉ 公長齋小菅 花雅箸|從最常使用的餐具,體會生活細節
或許第一件美好器物也可以從平日最常使用的餐具做選擇,一雙好的筷子,會具備哪些條件呢?
除了觸感的溫潤,最關鍵的細節在於「好夾取的尖端」,這是為吃飯時光疊加更多細緻美好的感受!
花雅箸的原文為「はんなり箸」,「はんなり」為京都方言,有明亮、華麗、優雅的含義,由職人手工打造出符合這樣意境的花雅箸。

八角型的切面使竹製古箸有著嶄新的樣貌,放置於桌面時不易滾動、握起來卻有近乎圓潤的手感,細緻的筷尖是透過精細的打磨而成,能夠輕鬆地夾取食物,是一款能夠陪伴我們日常的好道具!

以明亮、柔和的日系色彩,在餐桌上增添不同的樣貌,不論是讓每位家人擁有專屬的筷子、依照季節或是料理內容挑選顏色,抑或是讓家中餐具櫃的收納風景更顯整潔與美觀,豐富的選擇使日常道具變得不那麼一般。

◉ KINTO 花瓶|從室內的小角落,開始美好的起點
不需要滿室花香,也不必等待特別的節日,一只合適的花瓶,就能為生活悄悄打開一道美好柔光。KINTO 的花瓶有著簡約的設計,擺在窗邊、書桌、或玄關的小角落,即使只插一枝葉子,也有剛剛好的美好存在感。

也許是一段枯枝,也許是市場順手帶回的一束花,花瓶並不喧嘩地要求我們去裝飾他,而是以開放的姿態等待著我們放入生活的細節。

KINTO 花瓶這樣的器物,適合成為「第一件」開始的選擇 —— 他讓我們注意到空間的一角,也讓我們開始願意為日常添上一點自己的心意。從一只花瓶開始的美好生活,不需要太多的安排,只要我們願意多一個小小行動,生活就會慢慢往美好的方向逐漸亮起。

–
一件器物會如何參與我們的生活?也許不會有太多戲劇性的變化,但他會靜靜地,成為我們每天的習慣、每天的陪伴。
如果從一件能陪伴許久的器物開始,慢慢練習與他們相處,或許會發現:原來生活可以這樣安穩、這樣柔和,也這樣有了自己的樣子。
從挑選第一件器物開始,不急不徐地,慢慢靠近一種屬於自己的美好生活節奏。
那麼,你會從哪一件開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