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miko iihoshi-my mug
日曆翻到十一、十二月,信箱裡開始被各種折扣訊息塞滿,購物車裡也悄悄堆了一車東西。在決定「今年最後要再買什麼」之前,也許可以先換一個方向,花一點時間看看,那些已經在我們身邊、陪你走過這一年四季的器物們。
——原來已經有一些東西,在日常裡默默地擔任了重要的位置。
| |INDEX |
|---|
| 一、從每天伸手就會拿起的那幾件開始 |
| 二、 原本只是「順手帶回家」,卻變成日常必備的東西 |
| 三、出場次數不多,但一拿出來就會讓自己慢下來的器物 |
| 四、與其斷捨離,不如靜靜說一聲謝謝 |
| 五、如果要迎接新的日子,你會想多一件什麼樣的器物? |
–
一、從 每 天 伸 手 就 會 拿 起 的 那 幾 件 開 始
如果要為自己的 2025 年選一件「年度器物」,你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呢?
也許是早上一定會拿的馬克杯。
無論櫃子裡還有多少杯子,那一件總是最順手,剛剛好厚度的杯壁、安心貼合指節的握把,洗完放在瀝水架時,只要看到它安靜晾著,心裡就有一種「今天也完成了某件小事」的踏實。
或是一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白碗。
用來裝白飯、咖哩、湯泡飯,有時候也端著它坐在沙發上吃一碗簡單的麵。每次吃完、洗乾淨、排回同一個位置時,你不一定會特別注意到它,但這一年下來,它出場的頻率,大概比任何華麗的器皿都還要高。

年底的生活盤點,就從這些「不用多想、手會自動伸過去」的器物開始。可以試著在心裡列一個清單|
☞ 今年最常使用的杯子是哪一件?

☞ 盛飯、裝湯、裝麵的那幾個器皿,有沒有誰是絕對的一號選手?

☞ 每天洗完碗盤時,總會看到哪幾件排在最前面?

當我們一一說出這些器物時,其實就是在描繪自己這一年過生活的方式呢~
–
二、 原 本 只 是 「 順 手 帶 回 家 」, 卻 變 成 日 常 必 備 的 東 西
除了還在聯繫的老朋友,有一種器物是剛帶回家時,也沒想太多,只是覺得好像可以用用看;沒想到用著用著,它就變成生活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例如小橢圓盤。
最初也許是為了搭配某個甜點而買,後來慢慢發現,它拿來放早餐的麵包一片剛剛好;中午配個小沙拉也適合;晚上回家懶得煮,買了便利商店的炸物、切水果、放零食,它都能盛裝得住。原本以為是配角的小盤子,最後變成每餐都會出現的「萬用盤」。

又或者是一條本來打算「偶爾拿來擦桌子」的布巾。
有一天順手用它包了剛出爐的烤盤,又或是把它墊在木盤下、當成簡單的點心桌布。久而久之,它從清潔工具變成了餐桌的一部份,顏色和纖維也在每一次清洗後,慢慢留下屬於自己的時間痕跡。
在這個段落裡,或許也可以問問自己:
☞ 有沒有哪一件器物,原本買的用途和現在完全不同?

☞ 有沒有什麼東西,甚至想不起剛買回家的理由,但現在卻幾乎每天都會用到?

☞ 這些「意外成為必備的器物」,常常反映出我們真實的生活需求,而不是購物當下的衝動。

–
三、出 場 次 數 不 多,但 一 拿 出 來 就 會 讓 自 己 慢 下 來 的 器 物
還有一種器物,在盤點時很容易被忽略一一
它們並不是每天都會用到,甚至一年出場次數不算多,卻總在特別的時刻被請上桌。

例如專門用來泡茶的茶壺。
平常多半是快快煮水、快快喝完,但某些午後,會特別把茶壺拿出來、慢慢溫壺、秤茶葉、注水,看著茶色在壺裡舒展。那段時間裡,好似會很清楚地感覺到自己「正在和這個器物一起做一件事」,不是一邊滑手機、一邊喝掉單純的水分補充。
或者是專門做烤菜、焗烤、烘甜點的耐熱器皿。
為了它,偶爾會提前去買食材,切好蔬菜、鋪好起司,把烤箱預熱好。烤的時間裡,廚房有一點溫度,也有一點期待。端上桌那一刻,器皿仍然燙手,要特別小心地墊好隔熱墊,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到餐桌中央。

這些不常出場的器物,不一定划算、不一定「實用到每天都會用」,卻常常是我們與自己、與家人、與朋友共享的那些慢時光的起點。
所以在年底盤點時,也別忘了問問自己:
☞ 哪些器物,一拿出來就會讓你自動放慢腳步?

☞ 今年曾經為了誰,把這些器物從櫃子深處拿出來,好好地佈置一桌?

它們出現時,也讓我們覺察到,原來我們也可以願意為生活挪出一些專屬的美好時光。
–
四、與 其 斷 捨 離,不 如 靜 靜 說 一 聲 謝 謝
盤點這一年生活裡的器物,不是要檢查自己有沒有浪費、也不是挑戰極簡主義,而是一次和生活好好說話的機會。
或許這過程會發現有些器物,其實默默見證了很多時刻——煮過幾次趕不上正餐的小宵夜,泡過幾杯聊到深夜的茶,還有在疲憊的日子裡,悄悄為我們留著熱度的那碗料理。

它們不一定漂亮、不一定昂貴,卻有某種我們才明白的「熟悉感」。可能從沒對它們說過什麼,但在年末的這個時間點,也許只要靜靜看著這些器物,心裡就會冒出一句:
「 謝 謝 你 們 陪 伴 我 這 麼 久 。 」

–
五、如 果 要 迎 接 新 的 日 子 ,你 會 想 多 一 件 什 麼 樣 的 器 物 ?
回頭看這一年,那些留下來的器物,其實也默默訴說著:「我們是怎麼對待自己,又怎麼與日子相處的。」

於是當我們思考該不該買點什麼來迎接新的一年,也許方向就變得單純起來──不是因為節慶或折扣,而是因為我們開始明白,自己想過的生活,可能需要多一只可以好好煮飯的鍋,多一個適合慢慢釋放身心的杯子,或是一張願意坐下來吃飯的餐桌。

如果非得有一件新的器物,不如讓它是一個新的生活提案,是明年某個還沒出現的日常風景的起點~而小器生活,也會持續在這條日常的路上,帶來適合你的器物與生活靈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