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朗淡綠的釉色、純淨溫潤的手感,龜田大介的作品總是散發出能夠撫慰人心的氣息。
「地震過後,我們在避難所都是吃塑膠盒裝的便當。過了這麼久,終於能夠用龜田先生的器皿吃飯,彷彿回到了震災前的餐桌時光。」曾有位客人如此對龜田大介表示感激,讓他感受到器皿的溫度與力量。
出身於福島縣,繼承了有著三百年歷史的大堀相馬燒窯場「松助窯」的龜田大介,於2011年遭遇了日本311大地震。
他當時正在車上並沒感覺到搖晃,但是路上突然湧出大量人潮,紅綠燈也因為停電瞬間失去信號。廣播說震央在宮城縣海上,讓他立即想到海嘯與核能廠的危險。趕緊打電話給家人,電話卻不通,最後終於用電子郵件連絡上,催促家人盡速離核能廠越遠越好。
在家中的親人也描述,地震當時,器皿在劇烈搖晃中碎落一地,傳承久遠的窯損壞嚴重。而祖父在震災後,因為醫院間轉移的路途遙遠,身體不堪負荷,不幸離去。家人故去、餘震不斷,家裡已經不安全,又時時擔憂著核能廠問題,當下的龜田完全沒有心情創作。
但是家人、朋友,甚至客人們持續地給予他支持與勉勵,讓他深深地感受到溫暖,也發現不能就此一蹶不振。為了感謝這些支撐著他的人們,他決定要更努力創作,重建家園。
「鉢呂先生(前經產大臣)曾用『死街』來形容震災地,真的是很直觀地表達了當地的景象。我並不反感這種說法,反而會更想關心現狀。不過,若是他說『雖然現在如同死亡之地,但我們就努力讓它變得生機勃勃吧』,或許會感覺不太一樣吧。」
龜田也在地震後穿著防護服返家,但是窯已毀壞,故鄉雜草叢生,更不知道核能汙染的處理狀況,即使非常希望能重振家園,卻不得不因為現實而於各地親戚家輾轉避難,最終落戶九州。重新開始工作後,久違地摸到泥土,也讓他重拾做陶的喜悅。在故鄉的生活與工作,如今也要在新的地方持續下去。
「不管是我、福島的人、或是全日本的國民,這次大地震或許給了我們最後一次機會,去思考自己該做的事情。日本不能就此逃避。」他希望自己的器皿,能夠為受災者、為大家帶來溫暖,這也是對給予他支持的人,一種報恩的方式。
器皿、杯盤在屋外並排著。溫柔光滑的白磁在明亮的陽光下熠熠生輝。在遠離故土的地方,以福島傳統的技術創作著。在失去了許多人事物的震災中,手中器皿之重,讓人感受到重新出發的力量。
➤ 看更多 作家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