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 統 拉 麵 碗 的 現 代 詮 釋,讓 一 碗 麵 成 為 日 常 風 景 的 一 部 分
在日常餐桌上,麵碗或許不是最醒目的角色,卻總是扮演著最實用的存在。無論是一碗熱騰騰的湯麵、燉煮料理,還是寒冬裡的一碗家常拉麵,最需要的,正是一只能兼顧美感與容量的好碗。

來自日本長崎縣波佐見町的品牌 BARBAR,以「用之美」為核心理念,從經年累月的日常器皿中,發掘出令人安心的設計與比例。拉 麵 碗 系 列 便是經典代表之一——不來自知名設計師之手,也沒有華麗包裝,而是透過不斷使用、改良與累積的日常經驗,最終定型為最順手、最耐看的麵碗器型。
–
靈 感 來 自 拉 麵 店,卻 不 只 為 拉 麵 而 生

拉麵碗系列靈感來自日本傳統拉麵店常見的麵碗造型,寬口、淺底的碗型設計,容量約800ml,直徑近20cm,能一目了然地展現湯頭與配料的豐富,也讓食材不易擁擠沉沒。這樣的造型,也十分適合各式湯麵、丼飯或燉煮料理,甚至可以用來盛裝沙拉或家常便當中的副菜。

材質選用融合陶器溫潤感與瓷器細緻堅韌的「半磁器」,讓碗的手感更穩定,日常使用中也更為安心。除了「赤卷」款式外,其餘皆可安心放入微波爐與洗碗機,方便又實用,適合當代家庭的生活節奏。
–
四 種 職 人 之 作,各 有 表 情
拉麵碗系列是由四間來自不同地區的窯廠職人攜手製作,各自運用擅長的技法與釉色,創造出四種風格迥異、細節迷人的作品。從紋樣的靈感來源,到繪製技法與燒成過程,讓每一只碗都值得細細欣賞。

▍鏽點|藍染窯
如冰霰般散佈於碗身的鏽點,搭配邊緣的鏽漆勾勒,使器物呈現一種古舊卻質感豐富的視覺層次。宛如從古董市集中偶然拾得的心頭好,適合喜歡懷舊質地的餐桌風格。

▍更紗|敏彩窯
靈感取自室町至江戶時代傳入日本的「更紗布」,以吳須顏料描繪鳥獸花草的更紗紋樣,柔和且富有民藝感。圖樣布局經過巧妙計算,即使是反覆使用,也不會感到疲乏。

▍赤卷|光春窯
以光春窯特有的「胭脂紅」描繪碗身螺旋線條,使用「筋車」進行刷毛目繪製,筆觸帶有手繪特有的抖動感與韻律。細膩中帶點溫柔感,是系列中最有「女性氣質」的一款
◉ 此 款 不 建 議 使 用 洗 碗 機。

–
民 藝 精 神 下 的 「用之美」
這些拉麵碗雖不是來自大師設計,卻在日常使用中展現出「越用越順手」的魅力。無論是碗型的平衡、器緣的手感,還是釉色的細膩變化,都來自無數日常中使用者的累積回饋——這正是「民藝」的精神所在。

不只適合一人獨享的簡餐時光,也能成套搭配,為家中餐桌注入濃濃的和式風味。每款碗都像是風格各異的餐桌配角,靜靜陪伴著料理與食欲,成為一餐之間最溫柔的承接。
–
|在 一 碗 麵 的 時 間 裡,靜 靜 與 器 物 相 伴
當我們說一只碗「好用」,說的或許不只是它的深度或容量,而是當我們在忙碌的日常中,依然能從這樣一只碗中,感受到料理的溫度、手作的用心與時間的堆疊。

BARBAR 拉麵碗,是小器生活想推薦給每一位重視生活感的人——即使是一碗簡單的麵,也值得有個值得信賴的食器來盛裝。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