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維新後日本的生活型態逐漸改變,許多新興產業也蓬勃發展。隨著時代的變遷,工業革命後,技術的發展也悄悄地改變人們的生活型態。小器與已有125年以上歷史的茶筒製作老舖 – 加藤製作所共同企劃的馬口鐵罐,將小器經典Logo與百年職人技術的結合,共創出小器獨有的儲物風貌。
|馬口鐵罐小知識|
於1810年英國發明了世界第一個馬口鐵罐,1847年美國則生產出製作罐器的大量生產機械,讓馬口鐵罐在世界各地普遍使用。馬口鐵為兩面鍍錫的鐵皮,可防止日照、阻絕濕氣是絕佳的儲物容器。
而馬口鐵的正名為鍍錫鋼片,早期稱為洋鐵,最早引進自清代中葉的澳門進口,當時的澳門音譯為「macau」,因此華人以馬口鐵稱之。
|加藤製作所|
加藤製作所於明治28年(西元1895年)創立,迄今已有125年歷史,傳承四代的極致工藝,為日本許多在地食材店鋪合作製作專屬於品牌的馬鐵口罐,有咖啡豆、茶葉等類型的店舖,甚至已有395年歷史的やげん堀七味唐辛子本舖等品牌都與加藤製作所有長年的合作。
加藤製作所講求品質與傳統技術的延續,產品分為純手工製作與半手工機械輔助類。
半手工機械輔助類的產生,是他們在超市看到許多大量生產的罐子而衍伸的想法,希望結合老匠師長年熟稔的技術,一個一個謹慎地注意各個製作流程,防止機械生產出歪斜的產品,除了加快產量速度(100 Lot),又能保留手工的溫度。
|全手工製作,呈現頂真傳承技術|
純手工款即是小器所選用的馬口鐵罐,從馬口鐵罐的板材裁切、塑形、尺寸調整、上塗層等,每一個步驟皆由職人一個個手工製作,再經過近120度~130度高溫的窯燒製成。
一開始職人使用足踏型板材裁切器,用力「喀躂」一聲,一片片板材到罐子的各部分零件能以0.1mm的刻度分毫不差地準確裁切,以達到內蓋與外蓋的密合度。
再由已磨練63年技術的老匠師,一片片手捲出罐子各部位不同直徑的圓筒,之後再以錫熔點低的特性以熱將縫隙接著起來,要避開燒焦與皆著均等是必須有熟練的技術才能達成的。
| 社長也是職人之一?!|
第四代社長加藤俊司先生為廠內塗裝職人,很少社長會親自下場製作,但加藤先生覺得每件商品都是大家用心製作出來的孩子。
而最後將罐身的塗裝流程就好像為她們換上美麗衣裳,猶如將自己的女兒出嫁前以自己雙手準備一切好後,再將女兒送出去,加藤先生就是保持著這信念,為每一件馬口鐵罐用心的塗裝。
塗裝完成後一件件移置窯內,因此會發現上蓋中間會有微微的凹洞,即是塗裝過程中的手作感。
須窯燒大約1個半時間,溫度大約120度~130度高溫,而其燒製時間與溫度還會因製品尺寸、顏色、戶外溫濕度等而有不同的調整,因此廠內設有2座窯做準備。
最後再由手繪師一個一個將logo繪製上去。
| 保存收納的好幫手|
內附中蓋的設計與優異的密封性,不僅可阻絕濕氣,也能阻擋日光,避免存放在裡頭的食材受潮、變質,保存餅乾、咖啡豆、茶葉、乾貨等食品也很適合!
為了防止生鏽不可以用水清洗,清潔時建議用布擦拭即可。外層塗裝僅附在罐身表面,因此拿取也以指腹處拿取,勿使用指甲刮傷表面,防止塗層剝落。
加藤製作所的馬口鐵罐具有優良的密閉性,因此剛開始使用時會不好開啟,建議可先順時旋轉上蓋30度在往上拉取,蓋上時相反方向旋轉蓋下即可。
加藤製作所的馬口鐵罐延續百年技術的傳承之心,將明治時期的儲物容器面貌不斷地與時俱進,融合現代元素,傳統得以用不同風采留存在我們的日常。